2014/03/11

從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到幸福公職

靈感這種事就在電光火石間,突然間,碰的一聲,它就跳出來了。就在我又在為一年好幾次的幸福公職廣告頁而苦惱時,忽然想到馬斯洛的需求理論,於是,我的最新靈感就這樣產生。。。。。。

首先,先來簡單敘述一下馬斯洛是何許人物,以及他的有名的需求理論。亞伯拉罕·馬斯洛(Abraham Harold Maslow, 1908-1970) 出生於紐約市布魯克林區。美國社會心理學家、人格理論家和比較心理學家,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發起者和理論家,心理學第三勢力的領導人。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基本內容,各層次需要的基本含義如下:

1)生理上的需要
這是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,包括飢、渴、衣、住、行的方面的要求。
2)安全上的需要
這是人類要求保障自身安全、擺脫事業和喪失財產威脅、避免職業病的侵襲、接觸嚴酷的監督等方面的需要。
3)感情上的需要
這一層次的需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。一是友愛的需要,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間、同事之間的關係融洽或保持友誼和忠誠;人人都希望得到愛情,希望愛別人,也渴望接受別人的愛。二是歸屬的需要,即人都有一種歸屬於一個群體的感情,希望成為群體中的一員,並相互關心和照顧。
4)尊重的需要。
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穩定的社會地位,要求個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會的承認。尊重的需要又可分為內部尊重和外部尊重。內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在各種不同情境中有實力、能勝任、充滿信心、能獨立自主。總之,內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。外部尊重是指一個人希望有地位、有威信,受到別人的尊重、信賴和高度評價。馬斯洛認為,尊重需要得到滿足,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,對社會滿腔熱情,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和價值。
5)自我實現的需要。
這是最高層次的需要,它是指實現個人理想、抱負,發揮個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,完成與自己的能力相稱的一切事情的需要。也就是說,人必須乾稱職的工作,這樣才會使他們感到最大的快樂。馬斯洛提出,為滿足自我實現需要所採取的途徑是因人而異的。自我實現的需要是在努力實現自己的潛力,使自己越來越成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。

於是乎,我的新的廣告頁就這樣誕生了,看了以後是不是覺得也想要來考一下公職了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